大家好,好久没写文章了。以前做过团队分享,现在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和讨论。
今天我们将讨论设计细节,从视觉设计的角度,总结一些改进设计细节的方法。希望能帮助一些设计师。个人观点,如果有相似之处,纯粹是巧合。所有的艺术都有形式美;美的基本因素“形”,“色”,“质”构成。
设计也是如此。首先,我想谈谈设计“形”同时,我个人认为“形”图形设计中重要的因素之一,“形”对于一件作品来说,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这里所说的“形”可以理解为轮廓、线条、造型等。
“形”在设计过程中,需要反复思考和推敲控制,比如在图标设计中对其进行检查“辨识度”设计中常用的要求和要求“尺规几何做图法”都是对“形”严格控制细节。在插图设计中,人物或物质形态的造型和节奏也很重要。“形”要准确,也要有“个性”。比如我们要画一个圆角矩形,一般是在矩形的基础上直接倒一个弧。
这很常见,不是吗?我们能为这个弧线打磨更多的细节吗。我们可以处理这个矩形,或者改变另一种绘画方法,让它有一些膨胀感或者更饱满,变得如此“不普通”。这样的圆角矩形看起来更好吗?
有了“形”,我们来谈谈“色”。
经常有“甲方爸爸”说“这种颜色有点难看!改变颜色。”事实上,我不认为任何颜色都是丑陋的颜色。排除一些个人感受和爱好会导致这种情况“丑”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颜色匹配和颜色关系之间的问题。虽然互联网上有很多颜色匹配工具,但好的工具是设计师“感觉”也可以说是设计师长期积累和训练的能力。有一些方法可以遵循颜色搭配,但它并不是完全固定的,就像我们经常说的“红配绿”它也可以非常先进。我们试图在刚才的圆角矩形上添加一种颜色,可以是单色或渐变色。然而,应该注意的是,在进行渐变时,应注意亮度、饱和度和冷热的变化,以促进颜色的自然过渡。
这是一组通过作品,通过颜色梯度来表达小动物的结构。基本上是通过控制颜色的几个常见元素:色调、饱和度和亮度来实现的。
设计可以创造虚拟抽象,还原真实。“形”,“色”,设计中“质”表达也很重要。比如早的拟物风格图标,从流行到现在的极简风格。我想说的是,从复杂到简单不是“去质”,“无质”也是一种“质”表现形式。我很喜欢之前锤子手机的图标,尽量还原真相,细节丰富,可以盯着看很久。扁平化的流行也让UI设计师的门槛越来越低,对绘画的要求也不高。一般来说,“添质”有两种方法:添加纹理(材料)和光影纹理。但这不是一种盲目的追求“装饰”防止设计过多。
刚才讲了三个基本要素“形”“色”“质”一些提升细节的要点。
让我们总结一下:
塑“形”:形状要准确,也要有个性。“形”是第一个,在做设计的时候“形”打磨需要更多的时间,“形”需要美感,也需要“个性”。控“色”:明度冷热,过渡自然。颜色可以给人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。记住,没有一种颜色是“丑”解决色相、明度、饱和度、颜色之前的关系。添“质”:赋予纹理,注意光影。“质”这是锦上添花。一般方法“添加纹路”和“添加光影”为主。“无质”也是“质”一种表达方式哦。
正所谓“这里无物胜有物”,“留白”这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,这里说说“白”不是白色或空虚的意思;留白可以让你的主题更加突出,画面更有空间感和透明感。